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4年。原名《微量元素》,1992年更名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唯一一份微量元素学科专业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文收录,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从2003年起,本刊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刊。发表周期可由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平均3~6个月或更短。为了节省审稿时间,编辑部承诺:①凡经编委推荐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不再另找审稿人审查,优先在最近一期发表。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市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以及特别优秀的论文,本刊可优先发表。        本刊特别欢迎论点鲜明、有独到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著性文章。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食品营养与食物链、实验技术、综述与讲座、环保、商检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稿件。也十分欢迎短篇论著性论文。                

农田水利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时间:2023-11-17 10:19:46

1 我国目前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是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水利水电情况是有所差别的,而且不同地区的植被覆盖率、 土壤性质、 水源情况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如果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这样的针对性,那么就会使得设计工作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缺乏了设计工作开展的可行性。

  1.2 设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欠缺

  开展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专业的人员开展相关的工作的,这主要是因为专业的人员掌握的知识更加的全面,通过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好的去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但是,雇佣专业的人员所需要的成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这就使得设计团队中专业的人员比较缺乏。

  1.3 对工程水源的调查不完善

  开展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需要对水源进行充分的、详细的了解。这个地区的水源是否充足、水质是否达标等都是需要了解的。但是,相关的设计人员并没能够亲自去工程区域进行勘察,而是通过纸质材料进行分析。但是纸质材料具有时间的长久性,一些工程区域的水源由于各种因素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这就导致纸质材料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4 对工程区的植被情况掌握不清楚

  不同的工程区域需要进行灌溉的植被量是不同的,因此,所采取的节水措施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在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充分的掌握、了解工程区域的植被情况[1],那么很难更好的去完成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在进行资料了解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植被的数量,更要考虑植被的种类。因为不同种类的植被对水分的要求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显然,设计人员在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全面的考虑这些必要的影响因素。

  2 更好地开展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工作的建议

  2.1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方案

  设计人员在开展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工作的时候,不能够抱有投机取巧的心态。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使得自己充满激情、充满干劲的去完成这项工作;设计人员要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个好的设计方案是需要进过无数次的修改与增删的。设计人员要不畏惧设计工作的艰辛,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的对自己设计出来的方案进行完善与修改 ;此外,设计人员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针对性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新颖。设计人员应该勇于走出自己的设计路线,更好地去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

  2.2 专业的设计人员

  配备专业的设计人员也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我国的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只有不断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才能够使得这方面的人才市场不会出现空缺的情况;相关的部门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配备专业的人员。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去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更加的专业、完美;相关的部门应该定期的为设计团队开展一些培训活动,也需要不断的为设计团队补充新鲜的血液。从而保障设计团队的战斗力。

  2.3 充分的了解节水工程区域的水源

  充分的了解节水工程区域的水源也是更好的开展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工作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主要需要了解的水源方面的信息包括以下几种:水源的分布以及水源的总量。不同的区域水源分布是有所差别的。但是相同的是,不同的区域都会存在一个主要的水源。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的时候,了解主要的水源和影响因素比较大的次要水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接着是了解水源的水质状况。水质是否受到污染、水质指标是否适合灌溉等等都是需要了解的内容。有些区域虽然水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水源受到了极大的污染,不再适合进行农田灌溉,那么对于这些水源自然就不会列入到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中;此外,不同水源与灌溉区的距离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水在运输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距离越远、损耗越大。因此,节水工程设计工作的开展一定要充分的考虑水源距离。

  2.4 全面掌握节水工程区域的植被情况

  想要更好地去开展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工作,全面的掌握节水工程区域植被的情况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主要了解的植被情况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了解植被的种类。不同种类的植被对于水分的要求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例如水稻与玉米对于水分的要求。水稻要求水分是比较多的,而且时间比较长;玉米对于水分的要求是比较少的,而且时间比较短。因此,充分的考虑植被的种类是开展这项设计工作的重点;接着,需要考虑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是一个参数,它代表的是植被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植被覆盖率越大,需要的水的总量也就越多。因此,充分的考虑植被覆盖率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此外,植被的分布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