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5320
- 国内刊号:52-108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4年。原名《微量元素》,1992年更名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唯一一份微量元素学科专业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文收录,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从2003年起,本刊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刊。发表周期可由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平均3~6个月或更短。为了节省审稿时间,编辑部承诺:①凡经编委推荐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不再另找审稿人审查,优先在最近一期发表。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市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以及特别优秀的论文,本刊可优先发表。 本刊特别欢迎论点鲜明、有独到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著性文章。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食品营养与食物链、实验技术、综述与讲座、环保、商检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稿件。也十分欢迎短篇论著性论文。
1.来稿请写清联系作者的详细通信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并将第一作者简介按以下顺序写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历,专业或研究方向(任选)。
2.文稿应数据可靠,论点鲜明,结论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简练。用电子邮件发送至本刊邮箱。
3.论著在3500字以上的请附与中文对应的英文文题、摘要、关键词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单位译名、城市邮编。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
例:ZHANG Ying(张 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4.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不超过150字,须说明本文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与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关键词3~6个,有英文摘要的,中英文应一致。
5.表和图 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文中则不需要重复其数据,只需强调或摘述其主要发现。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图稿设计应美观,线条宜光滑。图中的字母、数据和符号必须打字,要求清晰、匀整,大小适合缩印后仍易辨认。
6.参考文献 文内参考文献请严格按“顺序编码制”列出,勿超过10篇。综述类文章不超过20篇。请写明所参考文章的题目、出处、出版日期等,并将文献类型标识码外加[]置于文题名或书名后。著录符号正确。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公开发表的文献。著录格式举例: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作者.题名 [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b、专 著:
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说明: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3人,后加“等.”
7.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20-74)。
8.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给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稿号。请作者自留底稿。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作者单位负责稿件的保密审查,作者如不同意本刊对文稿作文字性及少量内容删改,或不同意其他报、刊、数据库等转载、摘编,请在来稿中注明。返修的稿件,作者在接到文稿修改通知单后,如同意修改,在2周内应返回修改稿,并注明“修改稿”字样和原稿编号。收稿登记日起2周内未与作者联系,作者可另投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