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4年。原名《微量元素》,1992年更名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唯一一份微量元素学科专业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文收录,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从2003年起,本刊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刊。发表周期可由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平均3~6个月或更短。为了节省审稿时间,编辑部承诺:①凡经编委推荐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不再另找审稿人审查,优先在最近一期发表。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市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以及特别优秀的论文,本刊可优先发表。 本刊特别欢迎论点鲜明、有独到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著性文章。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食品营养与食物链、实验技术、综述与讲座、环保、商检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稿件。也十分欢迎短篇论著性论文。
国家卫健委:我国数字标签试点已覆盖主要食品类别
时间:2023-12-14 10:32:30
数字化转型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食品标签是预包装食品展示产品信息、供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的重要方式。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的组织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展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近日,“数字标签”沙龙活动在京成功举行,向公众展示试点工作成果。
数字标签:消费新体验
近年来,公众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需求提升,消费者更加注重阅读食品标签。随着食品标签标示信息的增多,受传统标签版面限制,消费者获取更多营养健康信息、部分标签字号偏小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信息获取带来不便。
国家卫健委食品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传统标签,数字标签没有版面限制,更加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消费者还可以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等多种功能更便捷获取食品信息,满足不同消费者阅读需求,大幅提升消费者阅读体验感与便利性,也为食品企业与消费者开展良性互动,丰富标签展示方式提供空间。
此外,对于企业来说,数字标签方便维护,提高了食品企业在食品标签管理工作上的效率和准确率,还可有效节省食品企业在标签设计、印刷、审核中的人力及物力投入,减少食品标签维护和调整成本。数字标签正式应用后,在传统标签保留强制性标示内容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利用数字标签开展信息传递,减少包装材料和油墨的使用,有利于绿色环保。
纳入国家标准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来自20余家食品企业的30余款首批数字标签试点产品集中亮相,涉及植物油、肉制品、方便食品、坚果、饮用水、饮料、乳制品、冷冻食品、焙烤食品、保健食品、酒类等食品类别,方便消费者进行体验。
“部分食品产品的包装面积有限,对于标签信息较多的食品来说会给企业在标签设计上造成不便。数字标签给食品标签留出了更多空间,标签字体可进一步放大,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国家卫健委食品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为确保数字标签真实准确地向消费者传递食品标签信息,食品评估中心正组织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拟将数字标签作为推荐性标示内容正式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范围,明确其应用原则、要求和展示内容,保证数字标签展示信息的真实、规范,为食品生产经营和市场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表示,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部分国家已开始关于数字标签的研究,但普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开展数字标签的试点已走在世界前列,在食品安全标准领域逐步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正在制定食品标签新技术的食品法典标准,随着数字标签配套标准的发布,我国有望成为首批在食品标签标准中推行数字标签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