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4年。原名《微量元素》,1992年更名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唯一一份微量元素学科专业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文收录,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从2003年起,本刊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刊。发表周期可由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平均3~6个月或更短。为了节省审稿时间,编辑部承诺:①凡经编委推荐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不再另找审稿人审查,优先在最近一期发表。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市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以及特别优秀的论文,本刊可优先发表。 本刊特别欢迎论点鲜明、有独到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著性文章。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食品营养与食物链、实验技术、综述与讲座、环保、商检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稿件。也十分欢迎短篇论著性论文。
专著、编著和译著,啥区别?一文给你讲清楚
时间:2024-04-10 15:17:36
专著、编著与译著是学术界及职称评审中常被提及的三种著作类型,它们在定义、学术认可度及评职加分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然而,许多青椒(青年教师)对此仍感困惑。接下来,我将详细剖析这三者的核心区别。
定义上的差异
专著,特指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主题进行深入探索的著作。这类作品全面展现了作者对特定领域的深入钻研及独到见解。依据篇幅,专著可进一步细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及学术专著,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作品便可归入学术专著的范畴。
编著,则偏向于编辑与撰写相结合,其中融入了编者的个人见解或部分研究成果。若作品中未显现出独特观点,而只是对已有文献的汇编或改写,则应被视作编著。相较于专著的高度原创性,编著在创新性方面略显不足。
译著,顾名思义,指的是将外国文献译成本国语言,或将某一语言的著作转译为另一种语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语言转换与文化适应工作,这一过程颇具创造性,因此被称为译著。
学术认可度各不相同
在学术界及职称评审中,专著、编著与译著的学术认可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原创性及学术贡献。
专著因其高度的原创性及深入的研究而获得广泛的学术认可。在职称评审或单位评优时,专著往往被视为重要的学术成就。其高原创性体现在深入的研究与独特的学术观点上,可能涉及新的理论提出或对现有知识的深化分析,从而在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
译著,虽基于原作进行翻译,但考虑到语言与文化的转换难度,也获得了一定的学术认可。译著要求译者不仅精通双语,还需深刻理解文化差异,以确保准确传达原作精神。这一过程被视为一种再创造,因此在学术界享有一定的认可度。
相较于前两者,编著在学术界的认可度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编著更多地涉及对现有资料的整理与编辑,而非创造新的学术观点或知识。
评职加分有所区别
在职称评审中,专著与译著通常享有相同的加分待遇,这体现了它们在学术界的相似认可度。而编著由于原创性和学术贡献相对较低,其加分通常会稍低一些。
总结
综上所述,专著、编著与译著在学术界各具特色。专著以深入研究和原创性见长;译著虽基于原作但翻译过程极富挑战性;编著则更侧重于知识的整理与汇编。在职称评审中,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认可度和加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