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4年。原名《微量元素》,1992年更名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唯一一份微量元素学科专业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文收录,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从2003年起,本刊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刊。发表周期可由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平均3~6个月或更短。为了节省审稿时间,编辑部承诺:①凡经编委推荐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不再另找审稿人审查,优先在最近一期发表。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市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以及特别优秀的论文,本刊可优先发表。        本刊特别欢迎论点鲜明、有独到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著性文章。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食品营养与食物链、实验技术、综述与讲座、环保、商检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稿件。也十分欢迎短篇论著性论文。                

如何将论文的研究内容转化为完善的体系结构?

时间:2024-11-25 16:49:12

一、明确研究目标与问题


1.精准定位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导向。

首先把这个目标清晰地写出来,并且确保它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和有时限的(SMART 原则)。

2.梳理研究问题

其次围绕研究目标提出一系列相关的研究问题,些问题应该是层层递进的。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1.广泛查阅文献

对前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检索和阅读。使用学术数据库、专业书籍、行业报告等多种资源。

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比如按照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维度分类。可以制作文献综述表格,记录文献的关键信息,如作者、发表年份、研究方法、主要发现等。

2.构建理论框架

从文献中提炼出与研究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为研究提供基础支持。在药物研究中,可能涉及药理学理论、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理论等。

阐述这些理论与研究问题之间的联系,说明为什么这些理论对理解研究内容是必要的。

三、研究方法设计


1.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性质选择方法。如果是药物研究,可能涉及临床试验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观察性研究等。对于一些基础研究,可能会用到实验室实验方法,如细胞实验、动物模型实验等。

详细说明选择该方法的理由。

2.阐述研究步骤

把研究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详细地写出来。

在临床试验中,要包括患者招募标准、样本量计算、分组方法、给药方案、观察指标、数据收集时间点等内容。

对于实验研究,要说明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操作流程、实验条件控制等细节。

对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偏差进行预估,并说明如何控制和避免。

四、结果呈现与分析


1.呈现研究结果

根据研究方法和观察指标,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结果。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图片等多种形式。

例如,在药物研究中,用表格展示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用折线图呈现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变化。

对结果进行简要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主要发现。但要注意避免在结果部分进行过度解读,只需要客观地呈现数据所反映的内容。

2.分析研究结果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在药物研究中,可能会用到 t 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来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将分析结果与研究问题和理论框架相结合,解释结果的意义。

五、讨论与结论


1.展开讨论研究

讨论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的异同点。

如果在药物研究中发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疗效结果,分析可能的原因,如研究对象的差异、药物配方的改进、研究方法的不同等。

探讨研究的局限性。

例如,药物研究可能由于样本量有限、研究时间不够长、未考虑某些特殊人群等因素而存在局限性。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和展望。比如,对药物的进一步研发方向、临床应用的改进、后续研究的重点等方面提出建议。

2.得出结论

根据讨论的内容,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结论应该是简洁明了的,直接回答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