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4年。原名《微量元素》,1992年更名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唯一一份微量元素学科专业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文收录,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从2003年起,本刊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刊。发表周期可由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平均3~6个月或更短。为了节省审稿时间,编辑部承诺:①凡经编委推荐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不再另找审稿人审查,优先在最近一期发表。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市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以及特别优秀的论文,本刊可优先发表。 本刊特别欢迎论点鲜明、有独到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著性文章。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食品营养与食物链、实验技术、综述与讲座、环保、商检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稿件。也十分欢迎短篇论著性论文。
3大秘诀!论文沟通,轻松过编辑关!
时间:2024-12-19 10:55:07
在学术出版的世界里,论文的发表不仅是对研究者工作的认可,更是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学者在投稿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与编辑部沟通的重要性,这不仅可能延长审稿周期,甚至可能影响到论文的录用几率。如何有效地与编辑部沟通,成为了提高论文发表成功率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您与编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增加论文被录用的机会。
了解期刊的审稿流程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期刊的审稿流程包括投稿接收、初审、同行评审和最终决定等几个阶段。在投稿之前,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确保您的稿件格式和内容符合要求,这是与编辑部沟通的基础。如果稿件在初审阶段就被退回,可能是因为格式或内容的初步不符合,这时候及时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合适的期刊是提高论文录用率的第一步。您需要深入了解期刊的主题范围、影响因子以及审稿周期等信息。这一步骤不可忽视,因为即使是最好的研究,如果与期刊的主题不匹配,也难以被接受。此外,了解期刊的审稿周期可以帮助您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审稿时间过长而错失其他机会。
在投稿后的等待过程中,适时的跟进也是必要的。如果您的论文在初审阶段超过一个月没有动静,或者同行评审阶段超过三个月仍未收到反馈,那么主动联系编辑部催促是合理的。但请注意,催促的方式要礼貌且专业,避免给编辑留下不良印象。您可以简要说明情况,表达对审稿进度的关心,并询问是否需要补充材料或进行修改。
对于论文的内容和署名问题,一旦投稿后尽量避免频繁改动。署名和作者单位的确定最好是在投稿前就完成,轻易改动可能会引起编辑部的不满或疑虑。如果确有必要进行修改,应提前与编辑部沟通,解释修改的原因,并确保修改后的稿件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在收到审稿意见时,认真阅读并根据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是非常重要的。编辑部通常会提供详细的修改指导,遵循这些指导可以帮助您提高论文的质量,增加被接受的可能性。如果在修改过程中有疑问或困难,不要犹豫,及时与编辑部沟通,寻求帮助。
保持耐心和专业的态度在整个投稿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出版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与编辑部的每一次沟通都应该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通过有效的沟通,您不仅可以提高论文的录用几率,还能在学术界建立起良好的声誉。总之,成功的学术发表不仅取决于研究的质量,还取决于您与编辑部沟通的技巧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