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4年。原名《微量元素》,1992年更名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唯一一份微量元素学科专业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文收录,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从2003年起,本刊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刊。发表周期可由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平均3~6个月或更短。为了节省审稿时间,编辑部承诺:①凡经编委推荐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不再另找审稿人审查,优先在最近一期发表。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市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以及特别优秀的论文,本刊可优先发表。        本刊特别欢迎论点鲜明、有独到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著性文章。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食品营养与食物链、实验技术、综述与讲座、环保、商检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稿件。也十分欢迎短篇论著性论文。                

2025医药双突破:Jaypirca与pegcetacoplan

时间:2025-07-30 14:38:48

在医药创新的浪潮中,2025年7月30日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节点。这一天,礼来公司的非共价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Jaypirca(pirtobrutinib)在BRUIN CLL-314临床3期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带来新的曙光。与此同时,另一款潜在重磅疗法——Apellis的pegcetacoplan也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两类罕见肾病,减少蛋白尿。这两项突破性进展,如同医药领域的“双子星”,照亮了肿瘤与罕见病治疗的未来。

Jaypirca:破解BTK抑制剂的耐药困局

BTK抑制剂在血液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传统药物常因耐药性导致疗效受限。Jaypirca的创新之处在于其非共价结合机制——简单来说,它像一把“万能钥匙”,即使肿瘤细胞对传统BTK抑制剂产生抵抗,仍能精准锁定BTK靶点并持续发挥作用。此次3期试验数据显示,Jaypirca对CL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缓解率(ORR)均有显著改善,相当于将疾病进展的风险“拦腰斩断”。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礼来在小分子药物研发上的实力,也为全球约15万CL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从实验室到临床:ADC药物的中国加速度

礼来的创新步伐不仅限于小分子领域。3月27日,其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LY4052031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DE)批准开展临床试验,靶向Nectin-4蛋白的抗体部分通过可裂解多肽连接子,递送8个喜树碱衍生物分子至肿瘤微环境。这种高药物抗体比(DAR=8)的设计,犹如在导弹上装载了更多“弹药”,既能精准打击肿瘤,又能避免伤及正常组织。值得一提的是,LY4052031是全球首个针对尿路上皮癌的同类候选药物,其临床推进速度堪比“医药界的 SpaceX”,彰显了中国在创新药审评审批上的效率提升。

罕见病领域的“破冰者”:pegcetacoplan的里程碑意义

同日获批的pegcetacoplan则是罕见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该药物通过抑制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减少蛋白尿——这一机制好比为受损的肾脏“贴上创可贴”,阻止蛋白质从血液中异常泄漏。此前,这类患者往往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pegcetacoplan的上市填补了治疗空白。其临床数据显示,患者尿蛋白水平平均下降超过50%,相当于将肾脏的“筛网漏洞”缩小了一半。

2025:医药创新的“奇点时刻”

Evaluate报告曾预测2025年将有十项关键疗法上市,其中五款为小分子药物。如今随着Jaypirca和pegcetacoplan的进展,这一预言正逐步成为现实。与此同时,赛诺菲与Alnylam合作的siRNA疗法Qfitlia(fitusiran)也获FDA批准,通过抑制肝脏中抗凝血酶的生产,为血友病患者提供革命性预防手段。这些突破共同勾勒出一幅医药创新的全景图:从传统小分子到ADC、RNA干扰技术,治疗手段正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未来展望:精准医疗的无限可能

礼来在肿瘤领域的双线突破(Jaypirca与LY4052031)启示我们:未来的药物研发将更加注重“精准打击”与“组合拳”策略。例如,BTK抑制剂可与ADC联用,形成针对血液肿瘤的“立体攻势”;而罕见病药物的开发则需兼顾机制创新与可及性提升。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2025年的这些进展不是终点,而是通向个体化医疗的新起点。”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这些疗法有望改写治疗指南,并最终实现从“延长生存”到“功能性治愈”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