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4年。原名《微量元素》,1992年更名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唯一一份微量元素学科专业期刊。现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文收录,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从2003年起,本刊已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刊。发表周期可由原来的6~9个月缩短至平均3~6个月或更短。为了节省审稿时间,编辑部承诺:①凡经编委推荐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文章,编辑部不再另找审稿人审查,优先在最近一期发表。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市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以及特别优秀的论文,本刊可优先发表。 本刊特别欢迎论点鲜明、有独到见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著性文章。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妇幼保健、食品营养与食物链、实验技术、综述与讲座、环保、商检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稿件。也十分欢迎短篇论著性论文。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532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2-1081/R
邮发代号: 6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贵州
出版地区 贵州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5320
- 国内刊号:52-108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对右江民族医学院部分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半结构访谈提纲等调查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新形势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作者:黄晶莹;凌文宁;周愈林;韦秋逢;黄丽;黄锁义;廖赞勇;赵必精;廖满媚 刊期: 2016- 06
-
贵州省部分贫困农村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部分贫困农村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在贵州省3个贫困县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40名学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检测.结果:血清维生素A均值为0.28±0.08μg/ml、维生素D均值为22.26±5.71ng/ml;男女生间维生素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P<0.0......
作者:兰子尧;陈桂华;李忻;刘怡娅;赵松华 刊期: 2016- 06
-
大连市男男性行为HIV阳性者性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大连市男男性行为HIV阳性者的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连市HIV阳性者生存状态调查问卷,对117名男男性行为HIV阳性者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显示,HIV阳性者认为感染后是否可以有性行为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分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首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使MSM成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寻求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该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
作者:李程;王洋;朱琳;张群;赵志杰;熊帮洁 刊期: 2016- 06
-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总结2010~2015年收治的212例流行性出血热资料.结果:3~6月份、10~12月份是疾病高发期,且多为青壮年(20~40岁);农民、工人等职业的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较高.结论:灭鼠、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手段是抑制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临床中应提高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力度,改善人们健康意识,进而降低疾病发病率.......
作者:杨树海 刊期: 2016- 06
-
蔓龙胆醇提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探索蔓龙胆醇提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取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蔓龙胆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5、5、10g/kg),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0.2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每周称一次体重,连续20d,末次灌胃2h后,除正常对照组灌等量蒸馏水外,其余各组灌服50%酒精12ml/kg,禁食不禁水16h后处死,按照试剂盒检测血清中......
作者:陈帅帅;张永萍;徐剑;刘明;谢伟杰;段丽;刘慧 刊期: 2016- 06
-
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柑桔类水果中Cu Fe Mn Zn微量元素
采用HNO3-HClO4温法消解样品,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同时测定了柑桔类水果及果皮中Cu、Fe、Mn、Zn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0.25%~4.36%,加标回收率86.92%~101.6%,方法简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实验表明,柑桔类水果果皮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其果肉中含量,柚子内皮和外皮中微量元素含量有少许差异.柚子内皮中的Fe含量高,而柚子外皮中的Zn含量高.结果为有......
作者:金珍;马泓冰 刊期: 2016- 06
-
株洲市2015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株洲地区市售食品致病菌污染及分布情况,分析潜在的风险,为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抽取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食品超市、网店、快餐店随机采集13类食品,进行单增李斯特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霍乱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247份食品样品中检出5类致病菌共52株,......
作者:方英;钟艳;胡卓;刘育兰 刊期: 2016- 06
-
贵州省2起亚希褶黑菇中毒事件回顾性分析报告
目的:分析贵州省两起亚希褶黑菇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结果,为做好贵州省野生蘑菇中毒防控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分析贵州省2013年发生的两起毒草中毒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毒草样本形态学鉴定和临床救治资料.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野生蘑菇形态学鉴定,及临床特征分析、判断,两起事件均为自采误食亚希褶黑菇所致毒草中毒事件.结论:自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是毒草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防控毒草类食物......
作者:周亚娟;王娅芳;朱姝;杨蕙 刊期: 2016- 06
-
萌发过程中玉米芽苗菜外源碘的生物强化
目的:探讨富碘玉米芽苗菜的生物强化培育及对人体补碘的适用性探讨.方法:选取2个品种[鲜玉糯4号、鲜玉糯6号(改良型)]玉米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碘培养液(0~200mg/L)浸种14h并培育7d,在萌发过程中实行碘的生物强化,培育富碘玉米芽苗菜.通过测定不同碘浓度培育条件下芽苗菜的生长参数(发芽率、芽长)、可食部分碘、Vc和矿物质(Fe、Zn、Mn、Mg)含量,探明培养液碘的适宜浓度条件和富碘玉米芽苗......
作者:胡广林;王素花;冯建成 刊期: 2016- 06
-
氟化物在龋病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日常饮食的多样化,龋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WHO已将龋病定位继癌症、心血管痰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氟化物能够显著降低儿童和成人的龋坏率,还能促进已病变的牙体组织发生再矿化,相对于其他防龋方式来说在价格、效果、使用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氟化物的应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对氟化物的防龋机制、氟化物的载体分类及运用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陈佳怡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水中痕量铅
- 2 催化电位滴定法测定牡蛎中微量铜的研究
- 3 环境铅接触对儿童影响的研究进展
- 4 瑞舒伐他汀钙片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 5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在卵巢早衰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 6 福州地区小儿发中4种元素缺乏的特点分析
- 7 家兔氟含量与各组织器官中Ca P的相关性研究
- 8 胃乐新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效果分析
- 9 钩藤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
- 10 218例少年儿童发中锌铁钙含量分析
- 11 铝的毒性研究进展
- 12 邯郸市售袋装碘盐中碘酸钾含量测定
- 13 2014~2015年哈尔滨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 14 家装中甲醛污染的防控方法探讨
- 15 微量元素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近况
- 16 2012~2013年成都市某区村(居)卫生站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 17 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规范治疗观察
- 18 砷中毒雌性大鼠生殖系统损伤特点及其生物学标志的基准剂量分析
- 19 饮用水中铝的来源危害与防治
- 20 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